患者 女,64岁。刺激性干咳3个月,无痰中带血。因乏力加重伴咳痰,并痰中带暗黑色血块10 d人院。查体:体温36.5℃,脉搏90次/min,呼吸l8次/min,血压123/66 mmHg。血常规:血红蛋白119 g/L,白细胞计数10.9×109/L,血小板计数309×109/L,红细胞沉降率129 mm/1 h,C反应蛋白13mg/L。左肺背部叩诊音稍浊,可闻及管状呼吸音,呼吸音低。彩超检查显示,肝、胆、胰、脾、双肾、子宫、附件均未见异常;消化道内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;肠镜检查未见异常;肺部CT显示,左肺可见多个病灶,以实变为主,病灶边缘较清楚,可见细长毛刺征,壁厚,内壁呈虫蚀状改变。CT诊断为左肺上叶周围型肺癌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肺上叶支气锊黏膜增生性肥厚,刷检中吸出黑色血块和坏死组织。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恶性瘤细胞(考虑为黑色素瘤细胞)。气管镜活检病_理报告诊断为左肺卜叶前段恶性黑色素瘤。免疫组化检查显爪,HMB45(+),MART-1(+),S-100(+),NSE(-)。临床诊断为左肺恶性黑色素瘸。患者拒绝所有治疗,自动出院。
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神经鞘的黑色素细胞,分布于皮肤、眼、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。好发部位为皮肤、口腔、消化道、生殖系统的黏膜、眼球的睫状体、虹膜以及脑膜的脉络膜处,原发于肺部者少见。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少见肿瘤。肺恶性黑色素瘤外观卜与其他肿瘤无明娃区别,其切面常呈灰黄色与灰黑色相问,具有一定特征。其恶性程度更高,早期即可向脑、肝、淋巴结、皮下等部位转移,预后更差。
本例患者以刺激性干咳为首发症状,后逐渐加重,影像学检查仅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,身体其他部位未见异常,尤其是全身皮肤未发现有黑色素瘤。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示S-100和HMB45均为阳性,从而证实为左肺恶性黑色素瘤。
霍真等曾通过穿刺细胞学诊断1例肺及胸膜恶性黑色索瘤。本例患者的诊断过程表明,恶性黑色素瘤确诊的关键是通过细胞学、病理学找到黑色素瘤细胞,因此,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进行各项有针对性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,尤其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,其涂片经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含有明显黑色颗粒的异常细胞(即黑色素瘤细胞)是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依据。同时,病理组织学,尤其是免疫组化染色S-IOO和HMB45均为阳性。此外,临床上通过超声、内镜等检查排除其他脏器的占位性病变,即可确诊肺恶性黑色素瘤,这一点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。